[评论]  [随笔]  [访谈]  [著作]  [论文]  [画册]  
[在线阅读]  [PDF下载阅读]  
2004—001【艺术家论文】同修与异语——关于美术院校学生雕塑创作实践的反思-----by卓 凡

本文刊登于《科教文汇》2004年8期


摘要:如果认真回顾一下近年美术院校的学生创作实践,可以不难发现,对复制的拒绝并不是什么新时尚,它不仅仅体现为创作时习惯造型技巧的有意回避,更是把它放置在某种观念转变平台上,从而重新审视学院教育传统中的诸多审美问题。


关键词:拒绝审美    视图文化  文化建构   原创性


正文:
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为美术院校带来多种不同的声音的学生创作实践,源于对某个新视图对传统主题的重写,不可避免地带着教学中的习作审美惯性,并在以后作品里留下的种种痕迹。然而这种现象发生了变化,分析诱因不难发现有一个潜在的社会艺术背景,那就是院校“围墙外”的实验艺术对传统审美观颠覆式的否定机制,对院校“围墙内”的学生创作产生了影响。“学院之光”是近年中央美院造型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示,基本上能集中体现学生的创作趋向与特征,特别是其中展示的院校近年的雕塑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某种知识赋予保守势力的特权,努力把艺术创作带到当代视图文化建构的语境参与中。在这里,人们发现了某些暗含的变化:其一,在浅层面视图的表达方式上,创作实践的变化体现为对造型审美因素的删削,添加、变更与转换;其二,在拒绝以单一样式为造型审美标准的基础上,从深层面寻找一种边缘状态的定位,用传达意义的视图载体,表达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理解与感知。显然,这种同时从纵横方位的理解社会生活的感知指向,不仅仅只为纯粹象牙塔中的造型审美作香火延续,而是以一种走出象牙塔的姿势,实现新历史主义对社会文本结构的回归。对形而上而言,这种社会结构不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是一种概念图式的“反映”。历史是事件的变迁,社会是许多不同关系织成的网,这些关系是不能只靠简单的观察来认识的。①


雕塑艺术创作试图以走进视图“必然王国”的方式,来理顺社会事实的情感顺序,同时以走出视图“必然王国”的方式来寻求知识与意义,并以之陈述社会事实的逻辑顺序。从艺术教育史可以看出,我们的院校从体制到逻辑与欧洲文明传统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中国从院校初始,美术概念一出,西式体系即成,即以美的创造为原则,在造型之下,分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诸类,以此重新观照中国,构造中国。”②所以走出这种西式美术教育对院校的审美殖民与垄断,发出有别于以古希腊古罗马审美原则这一禁锢的不同声音,从各种角度寻找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独特定位,也成为这几年院校学生雕塑创作的努力着眼点。古希腊诸如维纳斯的审美尺度经常是学院造型的初步入门的重要标准,而用直接浇注法来翻制雕塑现成品的原始目的是回避对造型技巧娴熟与高明的颂扬,观念雕塑作品里《维纳斯》传达了这样的事实:自然主义所崇尚的美感已经无法在这里延续,凸显的是材料原本状态的重新思考,以及这些已经质变了的关键性概念所带来的视图变迁。也许,在庸俗的中西文化比较主义看来,东方的青瓷片与西方维纳斯在形式上的结合,可以为东西方视图文化的汇合与交融的简单理解作注脚;从社会学语义的观念层面来看,放弃造型,直接用浇注翻制雕塑现成品这一手法来重写造型审美,对学院原来所崇尚的体制与逻辑本身有着无可回避的调侃,同时,这一作品对后工业时代所带的文化无限复制性与重写性,有着“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观念认同。


在同一个院校、同一个教育体系之下,却有着相异创作语言与相貌:对材料的不同感受产生不同的观念,这一观点引导下所作创作的努力不再只是对学院现成图式的折衷和调整,在这里,“只要我们换一种批判态度,去掉原有的古典或贬责成分,就会清楚地看到:在这里,美女西施不可模仿的潜在霸权受到了挑战。”③


从模仿自然到自然模仿,都离不开主题的再造,而这种再造不仅适用对叙事式视图的重复,同样适用于表现式视图的变更。柏拉图早在《理想图》中就把客观世界看作文艺的蓝本,文艺是模仿现实世界的。④材料雕塑《寻绎》作品从产生的初始就注意到了材料和它相对应概念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它试图通过一种努力:为切割成细线的线材寻找到一种头绪,并按照一种与原来样式不同的方式把它拼装成一个整体。也许,我们可以这从新拼装后的视图看到干老丝瓜横截面的镜像模仿,但对于作者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重要之举。创作把可模仿的自然影像自如放大,而创作过程的复杂劳动被作为一种观念单独抽取出来,从而暗示了任何一种技能技巧在描摹自然这一层面的苍白无力。作品试图推理出:拥有原则性概念的图式,在普遍意义上更具有活力的有效性。这种图式从语言学的角度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在这里将语言学视为某种创生之物,一种在维柯意义上被创造出来人类行为的符号,一种与人类发现,自我发现和原创性有关的范畴。5


假如在此否认了神谕的存在——现实主义的写实技法的审美标准是作造型学院的入门的门坎而提出的——真理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某种教条的替代物,而在新的教学体制中演变成为一副看似高贵实则死板的面孔。现实主义雕塑《庄塘村系列》用照相写实的手法来演绎真理在视图层面的相对性。缘于对泥塑造型技法的一直关注,也缘于自己生活与乡土农民现状的紧密连接,作者以一种学院现实主义的手法,试图从“生存到精神”两个层面同时描绘出农村百姓走进走出“理想图”的无奈。这种柯勒惠支式的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同情与关注,在主题含义上,超越了象牙塔中唯美主义的架上研究,从而把纯粹的审美行为转变为当代社会的情势批评。这个系列作品在肯定技法的有效性的同时,用重写造型原创性的方式,覆盖了审美真理的相对性,证明了以“真理”名义产生的种种独断的无知和荒谬。
从拒绝定势审美到转向关注材料语义,到现实主义写实技法的社会语境新可能,教育不再是为培养单一人才提供一种模式,也就是说,院校不再为培养人才提供结果,而是提供了一个通道,一个可获得以多种方法追求真理权力的通道。所以“学院之光”从评委构成到评选流程,一开始就是非纯粹意义上的“学院眼光”,评委会人员从音乐家、诗人到哲学博士、社会学教授,决定了作品的评定体系——能更多从社会语义上关注作品的好坏,而不是以院校教育者的身份从造型审美标准来审定创作。源于关注社会意义对生活经历的不同感受,他们更多思考的是艺术创作能否真正地参与到当代图像艺术的文化建构的语境中,从而隐去了原先学院把造型和审美作为单一指定标准的态势,提供了一个多视角多语义的真实创作空间。从而从更关注图式文本的艺术技巧,不断发展为关注创造性思维的扩充,进而关注当代语境多重陈述的方式带来社会观念创新的可能,也许,“同修而异语”的创作思维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对抗学院传统中的保守主义那种小心翼翼的姿势。所以,在拒绝接受现成文本审美的对创作造成仆从关系,这种学院学生艺术创作对图式传统的重新覆盖是允许的。也就是说,没有哪种传统的传统价值在当代社会语义学的平台中是绝对正确的,而任何新的视图语言都可能与一个传统的视图语言一样都能靠近真理。


注释:
1、《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美)丹尼尔•贝尔,新华出版社  北京  1997年8月
2、《演示与运动》
郑工   广西美术出版社  南宁      2002年5月
3、《后娘主义》
尹吉男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2002年11月
4、《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
  1963年7月
5、《东方学》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