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随笔]  [访谈]  [著作]  [论文]  [画册]  
[在线阅读]  [PDF下载阅读]  
2005—001【名家随笔】又一个新的起点-----by黄小峰

卓凡是四年前来北京加入“艺术北漂大队”的,南方山水秀丽,景色如画,生活惬意,使得人们总是对绘画与色彩的表现感兴趣,不过学雕塑的却还不多见。雕塑往往要着眼于一个并非双眼一览无余的空间,便要求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力,但是这一点,卓凡应该说毫无疑问地拥有。


2001年来到中央美院进修雕塑,这是他一个新的起点。两年之后,他顺利考上雕塑系的研究生,这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艺术创作无一例外先说艺术感觉。卓凡虽然来自华南,但人高马大,看着就像北方的山东大汉。所以,卓凡在作雕塑的时候不但有南方的细腻感觉,同时也有北方的粗犷与力量。怎么说呢?卓凡作品的细腻感觉,在他的一系列写实雕塑中显露无疑。他创作有《祭》、《殇》等作品,在古典雕塑写实与严谨的造型手法之中渗透出灵动的写意。正是这种书写性使雕塑的人物成为鲜活的生命,也正是手法的挥洒使作品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终极问题的思考。诚然,将泥块在手中如魔术般地搓揉出活灵活现的形体是评判雕塑家艺术感觉的重要一面,但卓凡并不满足于此。他试图回到对材料与空间的最原始的感受,从而重新思考“雕塑”问题。这里便可以看到卓凡艺术的粗犷与力量。他的新创作《门》系列,并以之为切入点,融入当代艺术的语言思考中,《门》这件作品使用了塑钢、玻璃、镜子形成品等材料,在现场,碎了一地的玻璃碴与伫立的门构成一个超现实的空间关系,当观众推开门的时候,玻璃后的触控开关即时引发玻璃砸地的破碎声,令人毛骨悚然,不禁让人陷入思考——究竟是人穿越了《门》,还是门穿越了人。


当然,做艺术不能仅凭感觉,身体力行的创作与大量的阅读二者不可偏废。在《门》这件作品里显露了中央美术学院卓凡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在饱满的创作热情之外能够静得下心来读书、思考、钻研,他放弃了古典雕塑写实的严谨造型手法,用空间在穷追猛打地追问一个问题,即在对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对当代创作语言延展的有效性。


《门》这件作品告诉我们长于思考的人总是很优秀的。


一个人一旦思考成为习惯,不但雕塑创作上会时时有新意,视野也会很开阔。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沉静一定会为以后的喷发作最有力的支持。我们也相信卓凡能一如既往,在又一个新的起点给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