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作品介绍]  [展览]  [媒体]  
【2】机械活动雕塑——达芬奇的科技思维
【学术论文】构•造——论机械活动雕塑的语言基础

作者:卓凡


不可否认,当代艺术并不缺乏话语平台,也不缺乏陈述途径,更不缺乏热闹的场面和轰炸的效应,那缺的是什么?事实告诉我们,缺的实则是一份理智和冷静。
鲁明军


构造是什么?构与造,形成了一个复合词。


我们所认知的结构,如果从语言的角度看,结构是各种形状的关系,结是结合、结体,构是构型、构成,构造就是各种形体的结合和构成而形成的关系。在雕塑中常常论及的构造,构是结构、构成;造,是造型,改造。当然,构造除了要表达形与形之间的关系,还要表达这一构成所具有的一定的规律关系和相应的美感。


在当代雕塑中我们可以导出另外一个概念,就是现在所谈到的“可活动”之形,和“可活动”的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即这结构具有运动关节——形与形之间的关系是可活动可变化的。传统意义上造型,诸如木雕、大理石雕刻、铸铜雕塑,这里我们所说的形体结构,因为特定材料及材料所带来的特定审美因素,它们的关节是无法发生运动的,所说的构造仅仅只是在稳定状态下的形与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大理石雕塑、木雕是实心的,铸铜或不锈钢雕塑虽然是空心的,但是它们的所有结构都不是活动关节。即所描述的结构是榫接、卯接、链接、插接等各种衔接和连接的造型方法。而在本文我们所说的活动关节,和可活动关节带来的结构关系,是在后机械时代产生另一种结构关系。就象汽车的动力与机械底盘一样,这个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物件的零配件是组合装配而成的,很多结构部分是运动可活动的,它们可以做平行、旋转、张开运动,也可以做减速或加速运动,可以把平行运动转化为一种抛物线运动,这也是一种的结构关系。


这是机械活动雕塑语言的核心要义。


在后机械时代,作为造型这个含义已经泛化——当机械的也成为现成品之后,有活动关节的机械的也变成一种造型要素。在这里它有了两层新的含义,首先,机器本身有高精密度的造型艺术;其次,这个造型本身具有机器运动的固有特性。然而,金属焊接雕塑的有些作品直接把钢板以及林林总总的金属材料焊接在一起的时候,经常把大小齿轮、齿条和链条也焊接在一起的,像废品一样制造了一个不活动的铁疙瘩,不难发现,这类作品只从造型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构造本身出发去研究:因为齿轮、齿条和链条之间关系的精华是它们可活动的那部分,而不是简单造型意义上的构造。机械活动雕塑成为一种与以往造型不同的材料要素,不仅介入了日常生活也介入了艺术创作。


从这一层含义上来说,这种观念的基点是极其古典的,即是从一份理智和冷静出发,以一种回溯的态度来审视当代雕塑的语言。这里讨论的造型、构成等等词汇,是在后机械时代,造型和构成的内涵与外延的扩充。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改造”一词,当现代主义的现成品也成为雕塑时,改造——特别是对现成品的改造就显得特别重要,它同时推演出对传统意义的“结构”一词概念的改造。首先它是对“造型结构——机械结构——造型结构”语言变化的研究,或者对它变化的调整。其次,使第二部分“机械结构”具有了特有的形态语言,经过一系列的改造,重新营造一个新的形态。其三,这种形态融合很多立基点,包括了即是对新的形态进行探索的同时,也是对古典主义的造型语言的精髓的导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构•造”这个词进行了扩充。基于学院里对西方古典主义雕塑透彻了解,除了把机械语言导入到传统造型中去,成为传统造型的一部分,还要在这种在艺术创作中对当代雕塑进行语言的研究,使构造一词不是空洞的托辞。即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对自己要有一种不停的自觉的反省,这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当一种雕塑形态代表着一个时代,古希腊、古罗马的光辉,米开朗琪罗、罗丹、摩尔、马约尔等风采,构造这个词——把机械时代的可活动关节和可活动关节带来的审美,可能成为当代雕塑的另一个出发点,即从古典主义式理智和自然科学的冷静的记忆中出发,从现成品里找到东西,把握造型、材料、语言的表达,到上升为具备独有的美感,揭示作品背后所依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含蕴的新样式。


在本文之所以把这种对“机械活动雕塑”研究称为“爬坡”,而不是一种“转换”,是因为这种种探索和研究的是一种“有连贯关系的线形上升”态势。即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学院学术研究的上坡状态——一种有阻力的状态,这种阻力除了当代艺术对学院的压力外,还有学院学术的自身发展造成的压力。我们不再是是站立行走式的,也不是一种非常轻盈的上升,而是摸索的、缓慢的,有压力和阻力的一种前行。这种状态是最终把自己的经验进行梳理,进行规律化的调整,尽可能提炼为知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