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作品介绍]  [展览]  [媒体]  [获奖]
【1】幻影艺术——达芬奇的视网膜
【作品随笔】心是莲花开

笔者:固然,谁也无法逃离三界的污难,“我要拈花”,说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中大师的一种追求,达芬奇,释迦牟尼,艺术和宗教的大师,都是是经诱惑而不贪,历怨怒而不嗔,处混沌而不痴的境界。

 

核心词条:经诱惑而不贪,历怨怒而不嗔,处混沌而不痴。

 

我要拈花,是一个艺术创作,是一种幻影-活动雕塑,也可以说是一种用达芬奇的视网膜关注东方艺术的心态,一种用释迦牟尼的佛号颂咏西方文明的生活。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这是一个谁都知道的故事,而史料,未记载,这个花,究竟是什么“花”?从各种角度来说,我宁愿相信它是莲花。记得,悉达多太子降生当,双足着地时,地上涌出七朵莲花。也就是说,内心即是莲花,莲花即是内心,心是莲花开!在我们亲历敦煌佛窟的“座底莲花台”“天花莲花顶”“足底莲花地”的现场,体会到佛地的绝对纯净,更是体会到这句的悠远之意。而这一切,又是文艺复兴的自然科学家艺术家达芬奇把“莲花”称为“活化石”的艺术延续,达芬奇说:它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这种自然属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身在俗世的审美心态。

中央美院 卓凡 幻影雕塑

我要拈花——达芬奇的视网膜

 

为什么要“拈花”?固然,谁也无法逃离三界的污难。“我要拈花”,拈捏莲花花瓣,说的就是,用一种达芬奇式对经典的重新解读方式,用一种身体力行的行为,表达了我们在这个俗界中的一种追求。一个文艺复兴的大师,一辈子关注与幻影与真实的研究,超凡脱俗!那是一种经诱惑而不贪,历怨怒而不嗔,处混沌而不痴的境界。也就是,手拈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沐浴佛性光辉的微笑。

 

为什么要“微笑”?也就是说,凝视莲花的纤纤无尘,我们会意地微微翘起嘴角。记得,英国诗人W•H•奥登说“虽然我们身处淤泥,但是总有人探起身仰望星空。” 可以说,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任然坚持感受天空那一片漆黑的崇高,这是一种心灵的微笑。

 

也许,释迦牟尼的肉身,在世界却从未接触过浮躁的世尘,还得感激于莲花之捧托!
那就是“心是莲花开”。